今天跟大家讲讲:
蜂蜜里面看见的“白糖”,到底是真是假?
有好多不懂蜜的人认为白色结晶的蜂蜜是里面加糖了,看见半结晶的蜂蜜就说白糖沉淀了。
所谓的沉淀,准确的讲是蜂蜜的结晶。蜂蜜结晶是因为其中的葡萄糖从蜂蜜中析出,形成结晶核,并逐渐壮大、形成结晶粒,许多结晶粒便构成了我们肉眼所见的结晶体。
一般来说,真正的蜂蜜都会有结晶现象。导致蜂蜜结晶的因素也有很多,但蜂蜜结晶与温度有直接关系,不要以为蜂蜜放在冰箱里面就会更容易结晶,其实蜂蜜结晶的最好温度是在12-14℃时最容易结晶。
所以说纯蜂蜜会结晶,这让很多不懂蜜的消费者误以为是掺了白糖。也苦了蜂农,有些商家干脆热加工不让蜂蜜出现结晶的状态,这样却破坏了其营养成份,使之喝蜜犹如在喝糖水。
只有真蜜才结晶换句话说:
只要是纯天然的蜂蜜都会结晶!!
那么结晶是因为什么呢?下面来了解下结晶原理
可能有些人不懂,但光从蜂蜜产生沉淀是因为白糖从蜂蜜里出来了这样的判断太过于武断了。
我们了解到蜂蜜是一种过饱和液体,其中主要成分是糖类占总含量75%以上,其中主要是单糖为主,即葡萄糖和果糖,由于葡萄糖具有容易结晶的特性,所以蜂蜜结晶的特性主要是葡萄糖引起的,如果葡萄糖的含量比例相对较高,果糖低,那么这种蜂蜜就比较容易结晶,比如油菜花蜜,椴树蜜,枸杞蜜反之则难,比如槐花蜜,枣花蜜。
结晶的速度与其所含有的结晶核有关之外还与温度水分盛放的大小容器有关
下图为佰蜜缘纯蜂蜜
温度高提高了糖的溶解度结晶慢,温度低增加蜂蜜的粘稠度使蜂蜜结晶迟缓,最适宜结晶的温度在12-14度左右
全部结晶的蜂蜜一般含水量低,含水量高的蜂蜜饱和度低,在其他环境相同的情况下结晶速度慢或者不能完全结晶,容器的大小也会影响结晶结晶速度。
但是有一点要千万记住,所有的蜂蜜都会结晶,只不过难易程度有差别,
有的人认为有些蜜种不会结晶,比如槐花蜜、枣花蜜,他们不过是难结晶而已。结晶是原蜜的物理变化,不影响食用和其营养价值,是很正常的,而且影响结晶的因素很多,结晶是很复杂的过程同一种蜜,不同批次、不同保存方式结晶的情况也不会相同!
判断是纯蜜还是加糖有几个小方法
1.利用蜂蜜自身是过饱和液体,而白糖溶于水有一个饱和度,拿两个矿泉水瓶,加适量水,不断的向两个瓶子里倒入等质量蜂蜜和白糖直到白糖有析出而结晶的纯蜂蜜却不会有析出!
2.取适量蜂蜜放在手背上来回涂,如果干了有白色印子说明有白糖,反之没有。
大家看到结晶的图片结晶后颜色会变浅,
下面带大家了解下蜂蜜的颜色,蜂蜜本是透明或半透明液体,由于花粉的关系蜂蜜会有的不同的颜色,我们会发现不同的花源,酿出的蜜颜色不同,主要是受花粉花源决定的
那么同种花源同时打蜜,蜜的颜色为什么也会有差异呢,像荆花有紫荆花和白荆花。还有就是世界上没有一样的两片树叶,同样也没有颜色完全 相同的两朵花,也受周边蜜源影响,蜜蜂采蜜时不会分花种采蜜,有流蜜就会采,这也作为一个判断纯蜜的标准之一,而超市加工蜜只会是一个颜色。所以说蜂蜜结晶是很正常的,它不会影响其营养及功效!